#向死而生:我修的死亡学分
生死哲学大师伊丽莎白·库伯勒·罗斯指出,人在面对疾病、死亡、悲伤等重大失落时,会产生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——否认、愤怒、讨价还价、沮丧和接受
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时,我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,把最要紧的事搁到最后,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,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
因为所有的荣耀与骄傲、难堪与恐惧,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,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。如果察觉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,“记住你即将死去”会是最好的解药
大师说:“要珍惜、尊重周遭的一切,不论善恶美丑,都有存在的价值。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,有大象、老虎,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。完美和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,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辨。如果没有邪恶,怎能彰显善的光芒?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,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。所以,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邪恶,而是行善;不是打击负能量,而是弘扬正能量”
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,没有一定的标准,不需要和别人竞赛,你竞赛的对象是自己,每天让自己比昨天更好一点,更积极地面对挑战,在面对不如意时,让内心更加平静
人生在世,无论李想、感性,我们所能知、能见、能感的实在是太少了。除了进了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最好,不断提升自己,体验人生诸多可能也同等重要
也行,人生之妙,就在于不断地在犯错的过程中修正、再修正所谓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想要止于至善,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
The richest man is not he who has the most, but he who needs the least
你的时间有限、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;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;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最重要的是,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。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i自己的真实想法。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
不要把每件不如意的事都看成一个果,而或许这个灾难其实是一个因,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
我的体会是:(1)拥有健康;(2)创造难忘时刻;(3)尽力做好自己,不比改变世界;(4)活在当下
把手握紧,里面什么都没有,把手松开,你就拥有了一切
再怎么追求事业成就,都不能赔掉健康,这是至关重要的。真正投入你的工作中,为你的生命创造价值,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、一种渴望、一种意志,但不是所有的时间